文 章 最 後 更 新 日 期 : 2022 年 10 月 25 日
剛接觸相機的新手,一定都對「對焦」比較陌生,畢竟現今人手一機的時代,大家都誤以為拍攝只是按下快門這樣一個簡單動作而已。然而換到相機才知道,原來相機的快門是由「半按快門:對焦」和「全按快門:拍攝」所組成的兩段式按鈕。
不僅如此,對焦性能的優劣程度,也一直是評斷相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,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要來帶大家認識「何謂相機的對焦」,以及替大家解惑最常見的一些對焦模式術語,像是:
- 1什麼是 AF-S / AF-C / AF-A , 他們各自代表什麼意思?
- 2什麼又是 AI-Servo (人工智能伺服對焦) / AI-Focus (人工智能自動對焦)? 差異又在哪裡?
- 3何謂手動對焦,什麼情況下要使用手動對焦?
如果你也有這些問題的話,我們將會在這篇文章完整解釋這些內容,並會在文章最後整理一張完整表格給大家,記得將文章看到最後喔!
什麼是對焦?
淺談對焦
所謂「對焦 (Focus)」是一個攝影術語,意思就是:使相機畫面中的人 or 事 or 物,達到一個最清晰、最清楚的過程,我們就稱之為對焦。用說的好像很複雜,我們以下圖做為舉例更能一目瞭然。
下圖左我們可以看到,不論畫面主體 (小松鼠) 和背景都很模糊,這是因為相機並沒有正確對焦 (或者稱為:失焦、脫焦),因此我們無法看到清晰的畫面;而下圖右則是當我們針對畫面主體進行對焦的一個結果,這時你可以清楚看到畫面的小松鼠變得非常銳利和清晰了,因此我們會稱為右圖為正確對焦的照片 (或稱:準焦)。

半按快門:進行對焦
什麼是半按快門?對於初次使用相機的初學者來說,可能是第一次聽到相機有兩段式快門鈕。
一般來說我們將快門按下一半的時候 (半按快門),相機會發出逼逼聲,此時相機會針對畫面進行測光和對焦,這個時候畫面中就會出現類似下圖左的綠色框框 ,表示該框框為相機的對焦點、並且已經成功完成對焦的意思,此時我們才可以將快門完全按下 (釋放快門) 進行拍攝。
另外,如果相機出現的是紅色框框的話 (如下圖右),表示相機無法進行對焦,此時的畫面可能就會是一片模糊不清的狀況,這時候我們可能就需要再重新半按快門進行對焦、或是選擇其他對焦模式喔!

*補充說明:此圖主要是目前無反相機的對焦畫面做為舉例,如果你是使用單反相機的觀景窗對焦,其畫面可能會不太一樣。
[延伸閱讀#1]:什麼是測光?為什麼我拍的照片總是過暗或過曝?| 一張表完整比較相機的 3 大測光模式 & 使用時機
[延伸閱讀#2]:單反/無反、單眼/微單是什麼?彼此之間有什麼差異?| 一張表完整比較彼此的差異和優缺點
手動對焦 vs 自動對焦

既然知道對焦的重要性之後,接著大家的下一個問題就是:那我該如何對焦?
一般來說對焦方式可分為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兩大類,相信大家對自動對焦應該都不陌生,畢竟現代的手機或相機都有一定水準的自動對焦性能,可以非常智能的識別主體、精準對焦,大家基本上只要負責按下快門,相機就會自動幫我們找到合適的焦點進行對焦,非常迅速也非常方便。
那既然如此為何還會需要手動對焦呢?手動對焦又該怎麼對焦呢?
剛接觸攝影的新手可能對手動對焦比較陌生,但其實在某些情況下,自動對焦反而是沒辦法滿足拍攝的需求,比如說星空攝影、微距攝影、大光圈下的靜物特寫等,在這種情況下,手動對焦反而才可以達到最佳的對焦表現。
至於該怎麼手動對焦呢?一般而言鏡頭上都會有個對焦環 (如上圖數字#2),只要按照底下步驟進行,就能夠完成手動對焦:

- 1[上圖數字#1]:將鏡頭的對焦方式從 AF (Auto Focus,自動對焦) 切換成 MF (Manual Focus,手動對焦)
- 2[上圖數字#2]:旋轉對焦環直到主體變得清楚、準焦,就算對焦完成囉 (如下圖)

雖然手動對焦也算是相當簡顯易懂,但由於過程需要花些時間反覆旋轉、再次確認對焦位置,因此比較適合靜態主體的攝影,所以除非遇到上述提到的極弱光環境、微距攝影、靜態特寫等、或是需要固定對焦位置不變的情形,不然大多情況下使用到自動對焦的比例還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。
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
既然自動對焦還是我們使用比例比較高的對焦模式,那麼我們就來深入講解更多關於自動對焦的內容吧!
相機 3 大對焦模式

為了應付這個世界上千變萬化的拍攝題材,各相機廠商都在不斷地優化自家的演算法、嘗試去推出各類的對焦模式,為了就是要強化相機的對焦性能,然而在這眾多的對焦模式中有 3 大對焦模式,是幾乎所有相機都會有的對焦模式,他們分別是:
- 1單次自動對焦模式:又稱為 AF-S (AutoFocus-Single) ,Canon 稱為 One-Shot
- 2連續自動對焦模式:又稱為 AF-C (AutoFocus-Continous) ,Canon 稱為 AI-Servo (人工智能伺服對焦)
- 3混合自動對焦模式:又稱為 AF-A (AutoFocus-Automatic) ,Canon 稱為 AI-Focus (人工智能自動對焦)
至於他們之間的差異和使用時機又是什麼呢?這邊我們用下表來完整比較 3 大對焦模式:
《手機瀏覽可左右滑動表格》
對焦模式 | 特色 | 適合場景 |
單次自動對焦 ( AF-S / One-Shot ) |
| 靜態主題 (如:風景、建築、靜態人像等) |
連續自動對焦 ( AF-C / AI-Servo ) |
| 動態主題 (如:動物、體育、鳥類) |
混合自動對焦 ( AF-A / AI-Focus ) |
| 動靜不定、難以預測的主題 (如:小孩、街拍、活動) |
相機的對焦框模式
在使用自動對焦的時候,除了能依照主體的動靜選擇對焦模式之外,還可以根據主體的所在位置來選擇對焦框的模式和位置,一般來說對焦框 (或對焦區域) 有以下 4 個模式,大家可以根據拍攝的主題來做選擇:
《手機瀏覽可左右滑動表格》
對焦框 | 特色 | 適合場景 |
單點模式 |
| 靜物、微距、風景等 (高精度對焦主題) |
區域模式 |
| 動物、體育、鳥類等 (動態主體) |
全區域自動模式 |
| 大部分主題皆適用 & 需要搶拍的主題 |
人眼模式 |
| 人像攝影 |
*補充說明:由於各相機的對焦框命名方式、使用模式差異較大,本文僅是將這些項目統分成 4 大常見模式,實際名字可能不盡相同。
對焦模式 & 對焦框該怎麼搭配? 使用時機?
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開始心想,對焦系統有這麼多種,我究竟該怎麼去使用呢?其實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,基本上只要先從全自動或是預設值 (單次對焦模式 + 全區域) 先開始,再使用過程中就會逐漸開始思考該怎麼去優化對焦,這時你自然就會知道該怎麼去搭配使用了。但為了讓大家更好上手,我們簡單整理了幾個常見的案例給大家參考。
補充資料
後鍵對焦 (BBF) 是什麼?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部分相機的背後會有個 AF-ON 的按鈕?會不會很好奇這個按鈕是做什麼用的呢?
按照字面意思似乎是「自動對焦 - 開啟」,但我們通常會另稱這個按鍵為後鍵對焦 (BBF, Buck Buttom Focusing)。那這個按鍵是用來幹嘛的呢?其實它就是「半按快門:對焦」的意思。
一般拍攝情況下,我們會先半按快門進行對焦,等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即可繼續將快門往下壓進行拍攝,而 AF-ON 這個動作則可以讓對焦和拍攝兩件事分開來,只要按著 AF-ON、完成對焦之後,後續要拍攝時即可直接按下快門不需再次對焦,可以算是把「對焦」和「拍攝」這兩件事分開來了。
但有人會很好奇,既然這個按鈕和半按快門一樣,那為什麼還要獨立這顆按鈕?習慣問題?舊時代產物?
- 1拍攝主體會移動、會被遮擋:在 AF-C 模式下,只要按著 AF-ON 鎖定主體後,不管主體怎麼移動,焦點都不會再從主體身上移開,只要專注於按快門拍攝即可。但同樣情況使用半按快門會有什麼問題呢?由於每次按快門相機都會需要重新對焦,如果這時主體被其他人或物體擋到,則有可能會對焦於錯誤的位置上。(如下圖左:運動、活動場合等)
- 2預先抓好構圖、等待拍攝時機:由於相機在半按快門除了會對焦之外,也會進行測光,有些時候我們想先預先對好焦,等主體進入畫面時再針對主體測光和拍攝,這個時候 AF-ON 就可讓「對焦」和「拍攝」這兩件事分開來。 (如下圖右)

非常見的對焦模式:DMF (直接手動對焦)

使用 Sony 的人可能會很好奇,為什麼對焦模式中還有直接手動對焦 DMF (Direct Manual Focus),它和 MF 有什麼差異呢?
DMF 模式可以讓相機在自動對焦的情況下,還可以利用手動對焦來達到最佳的對焦效果。使用方式就是先半按快門、將 AF 鎖定對焦之後,同時再轉動對焦環來達到最理想的對焦,可說是彌補了 MF 的劣勢同時又能達到 MF 最佳的對焦效果。非常適合用在微距攝影、人像攝影上。
總結
以上就是今天關於「對焦模式」的所有的內容,為了可以幫大家快速總複習,我們將上述所有內容整理為下列表格,希望對所有學習攝影的人有幫助喔!那麼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邊,如果有任何的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們討論喔!
《手機瀏覽可左右滑動表格》
對焦模式 | 優缺點 & 特色 | 適合的對焦框 | 適合題材 |
手動對焦 ( MF ) |
| N/A (無對焦框) | |
單次自動對焦 (AF-S / One-Shot) |
|
| |
連續自動對焦 (AF-C / AI-Servo) |
|
| |
混合自動對焦 (AF-A / AI-Focus) |
|
|

正在學攝影嗎?
我們精心整理了一本專門給攝影新手的攝影攻略「攝影小白救星」,內容會教大家輕鬆攻略 7 大風景攝影主題,而目前正在限時免費送給有需要的你。
如果你有興趣的話,歡迎留下名字和 Email ,我們會將它寄到你的信箱喔~
P.S. 若沒有收到 Email,可能是信件被分類到「促銷內容」了,記得去找找看喔!(又或者你 Email 地址可能填錯囉)